景德镇传统没骨彩瓷绘制技艺
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,黄山、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。与安徽省安庆市,池州市为邻,处于皖(安徽)、浙(浙江)、赣(江西)三省交界处,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。位于长江之南,历史上与广东佛山、湖北汉口、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。景德镇市下辖乐平市、浮梁县、珠山区、昌江区和景德镇市高新技术开发区。有13个街道、39个乡镇、3个国有农林牧渔场、131个社区居委会、502个村委会。全市土地面积5270平方公里,总人口约170多万,其中非农业人口70.6万人,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。赣语是景德镇的代表方言。景德镇地理自然条件优越,历史上以“水土宜陶”著称。地处亚热带季气侯区,气候温和湿润,四季分明,对瓷业生产有利。
“没骨彩”是景德镇陶瓷釉上装饰技艺, 它和古彩, 粉彩, 广彩, 新彩等一样, 是釉上陶瓷装饰的主要手法之一.
“没骨彩”是一种釉上(在瓷胎上) 彩绘,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,所渭釉上彩,就是在烧好的素胎釉面上进行彩绘,再入窑经摄氏700度至900度烘烤而成。
“没骨彩”在清康熙朝的珐琅器制品中就有出现,当时受西方油画的影响,一些宫廷画师在制作陶瓷珐琅器时就使用了没骨彩技法,后历朝流行不衰。
沒骨彩瓷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先在白胎上勾画图案轮廓,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,再将颜料施于玻璃白之上,用干净的冼染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,使花辨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变化,在表现技法上具有传统中国画没骨法的特征,又有西方油画的风格。
在清代康、雍、 乾三朝的珐琅瓷器的人物制品大部分使用的是“没骨彩”技法,其工艺相当精致,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,清代末,没骨彩代表人胡颜标(生卒年代没有详细记载) ,确立了“没骨彩”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独特地位,基本规范了“没骨彩”的操作规程,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没骨彩陶瓷珍品。
民国更是“没骨彩”发展的鼎盛时期,代表人物有没骨彩刷花大王程大有,擅画没骨彩仕女的方雲峰、还有邹文候、程意亭、毕伯涛等,新中国成立后的没骨彩大师叶震嘉等,他们都留下很多工艺精谌,个性鲜明的没骨彩陶瓷艺术珍品。
“没骨彩” 技法是景德镇陶瓷装饰技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法,景德镇没骨彩陶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, 特色鲜明, 作品杰出, 名扬海内外。 现代彩瓷制作追求效率, 制作工艺简单,制作周期短,技法多以写意为主,对技术要求高制作难度大的传统工艺已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了, 没骨彩是传统的工艺型技艺,以濒监失传急需抢救性保护。
没骨彩的陶瓷装饰形式多种多样,有通景式、开光式、单面式、图案式、摘枝式等,每种形式都是结合陶瓷造型特点来确定的。没骨彩瓷的制作技法有点染、洗染、刷花等。所描绘的对象有人物、花鸟、山水、图案等。采用的画法有严整工细刻画精微的工笔画,有挥洒淋漓简洁洗练的写意画,有的甚至把水彩、油画及中国水墨画等姐妹艺术都融汇运用于陶瓷没骨彩作品中,使得陶瓷没骨彩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。
没骨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、深图、做图、拍图、勾画、彩料、填色、染色等多套工序才能完成。
使用的工具有画笔、填笔、洗染笔、彩笔、笃笔、赤金笔、金水笔、玛瑙笔、扒笔等许多特制瓷用工具。
整件作品完成,最后是彩瓷烤花工艺,现在使用的是现代电子温控电炉,烧制温度在700一900度。烤花的作用表现在兩个方面,一是使颜色发色,使画面显现出绚丽多彩的色泽; 二是使颜料与瓷器釉面结合牢固,不易剥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