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>> 非遗项目 >> 省级 >> 浏览文章

荷塘乡手工竹编技艺

2014-2-18 10:27:00本站原创 【字体:

荷塘乡手工竹编技艺

荷塘乡手工竹编技艺
竹编
 
    荷塘乡竹编手工制作技艺,随着竹编生产的发展而传承和改进。
    荷塘乡位于景德镇市昌江区南部,距市区21公里,地理坐标东经117度10分,北纬29度19分。东邻浮梁县寿安乡,南靠乐平塔前乡,西抵鱼山镇,北接竟成镇吕蒙乡。全乡面积63.03平方公里。林地面积6.8万亩,其中毛竹面积1万亩,毛竹蓄积量100万根。
    是位于最高海拔651米,最低海拔0.4米,金字塔耸立构成低山高丘的山区形地貌,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,冬冷夏热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林业以科斗为主的常绿阔叶林,适应樟科树生长,主要用材林有毛竹、松、杉、樟、檫等20种。
    竹编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荷塘乡有着悠久的历史。自古以来,以林为主。特别是毛竹资源十分丰富,由此为我们的竹编技艺的形成,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成为竹编技艺的发展的源泉。一代代艺人的苦苦探索、创新,不断丰富着竹编技艺的内涵。
    早在明清时期,人们就利用我们丰富的毛竹资源,开始对毛竹的利用,他们用竹子编成竹篓供应景德镇瓷厂装瓷器、编竹架存放瓷胚、编篮子洗菜、编斗笠避雨、编鱼篓、虾篓捉鱼捉虾等等。特别是进京赶考的考篮,说明荷塘乡早就有了竹编技艺,也说明当时的竹编技艺有很高的水准。
    旧时,人们将会竹编手艺的人称为蔑匠师傅。谁家要做个篮子、打条凉席,就把篾匠师傅请回家,除了好酒饭招待,待篾匠师傅从竹园砍来竹子,加工好你需要的生活、生产用品,你还得按天数给篾匠师傅以工资。正因为竹编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艺,所以荷塘乡的竹编技艺依靠篾匠师傅的口传心授,传给了一代又一代荷塘人。正因为如此,荷塘竹编技艺才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。
    竹编技艺看似简单,实质奥妙无穷,竹编工艺制作技艺以它的技艺的独创性、技艺的科学性和技艺规程的实用性、集观赏性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先进性。对推动竹编手工技艺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    一、技艺的独创性:在劈篾十分讲究技巧、手工和发要成一条线、双手用力要均衡。为了防蛀、防霉还要高温煮篾。
    二、技艺的独创性:采用直径纬编、六角六方编、三角眼编、虎头眼编、转角立体编、回旋还原编、多边钱眼编,长长的竹丝瞬间就组成了各种图案。
    三、技艺的实用性、集观赏性:竹编工艺品,是从民间日用品的基础上形成的。许多竹编作品本身是一件日用品,但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欣赏性。因此,大部分竹编工艺品是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作品,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。